close


鯉魚形白玉佩,體闊身略扁,陰刻細網格紋為麟;

張口厚唇,減地浮雕圓眼;

腹下前鰭收、後鰭略張,尾鰭形似蕉葉微微翻卷,細齒狀邊緣,並以放射狀陰刻線表尾刺;

背鰭平直,鰭頂呈瓦楞紋狀,並橫穿一孔以為佩繫之用‧

玉色偏黃,入土受雙色沁‧魚身局部有沁蝕後自然凹陷的麥色釘金,尾鰭邊緣為黑褐色沁‧


魚形玉雕佩器於商周之時已十分流行,主要為生活實用工具(如耳勺或刮刀)及陪葬之用‧

至隋唐逐漸具有符信的功能,甚或按品級規定佩戴不同魚符作為官階和憑信‧

宋元之後,玉器進入世俗化社會,佩魚之俗歷久不衰,魚形佩飾遂成為民間流行的吉祥佩飾‧

大體而言,宋代的魚形較雜,且動態十足‧

元明兩代則流行鯉魚及鱖魚‧

"鯉"諧音"連","鱖"諧音"貴","魚"通"餘",古人以此比喻"連年有餘"及"富貴有餘"‧

明清以後又流行鲶魚,"鲶"諧音"年",為"年年有餘"之意‧


此件白玉魚形佩雖不若宋代魚形佩的逼真鮮活,

但較之明代略為笨拙之體態又靈動許多,

且細膩規整的網格紋魚鱗和尾鰭細齒狀的表現手法仍有金元之風,故斷代為元‧

上海西林塔出土的幾件魚形佩和此件極為類似, 可互為比對‧

此件雖非圓雕,但器型大且厚,立於桌面或以繩穿孔均可前後搖擺呈躍動狀,

加以自然的雙色釘金,使全器不僅有趣生動,亦顯古意盎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