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玉鰲魚
像這樣龍頭魚身的造型
一般有幾種說法
最常聽到的是叫鰲魚或稱鼇龍
也就是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後幻化成的魚化龍
古代階級制度分明
讀書人藉著科考翻身
就真如魚龍變化般難如登天
庭栽棲鳳竹
池養化龍魚
寫出了人們心中最深的盼望
而反映在玉器上
就是這類魚化龍的題材
另一種說法是源自印度的摩羯魚
"摩羯者 梵語也 海中大魚 吞噬一切"
摩羯在印度的形象
比較像是獸首魚身
有著長鼻利齒
血盆大口吐巨舌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後
就成了龍首卷鼻魚身帶翼
我想到了後來
其實也跟魚化龍的形象結合
無從區別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螭吻
又叫鴟尾或鴟吻
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
龍頭魚身口潤嗓粗而好吞
據說喜歡登高俯瞰
常被安置在宮殿的脊梁上
視為祈雨與防火消災的吉祥物
這件開片厚薄不均
造型設計頗別緻
龍首形如故宮的鰲魚花插
魚身以仿古鉤連雲紋裝飾
姿態如卷曲的魚躍
咬尾呈環狀
嘴部開口可供穿繫佩掛
不常見的淡黃玉種帶些微皮沁
氣氛不錯
全站熱搜